第(3/3)页 可不知哪出了错,事情变成这样。 这时,孔嬷嬷带着祭酒进来了。 “娘娘,祭酒大人说诗令会的名次出来了。” “见过娘娘,这是此次诗令会前三名的诗作。”祭酒有些欲言又止。 “哦,本宫看看。”孙皇后没注意到祭酒的表情,随手从祭酒手里的托盘中拿出一个诗作打开看了眼。 孙玉莹,孙太傅的孙女,也是孙皇后堂侄女,今年刚及笄第一次参加诗令会。 “玉莹这诗作得不错,不枉祖父从小悉心教导。” 祭酒忙说道:“孙小姐诗作确实一枝独秀,此次诗令会乃大皇子与孙小姐获得第一名。” 孙皇后脸上带上了笑容,微微点头,“不错。” 她突然想起问道:“那长乐郡主所作如何?有玉莹一半的水平吗?” 寻常女子若不是和玉莹一样从小有名师教导,哪能写出什么好诗。 卫祭酒犹豫了一下,把手里的托盘举了举,“郡主所作放在左边,还请娘娘品鉴。” 孙皇后看到卫祭酒的反应有些好奇,这苏若锦写得是有多差啊,让祭酒都不好意思开口说了。 她好奇地拿起其中一卷纸打开看了一下。 这一眼,让孙皇后瞳孔微微放大,又忍不住仔细看了几遍。 “卫祭酒,这真是长乐郡主所作?” “回娘娘,均为郡主所作,当时微臣们也仔细观察郡主作诗,都是现场所写,无作弊可能。” 卫祭酒知道孙小姐与皇后娘娘的关系,自不敢直接说苏若锦比孙玉莹强上许多。 在他和两名司业看到这位长乐郡主那一手簪花小楷和所作的诗词后,大为震惊。 这字、这诗,若流传出去,恐将震惊云齐文坛。 这诗的风格让卫祭酒不由想起一人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