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章-《妻色氤氲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膏药的味道钻进鼻子,着实?不好闻,他皱了眉。下回脚好了,她就没有借口了罢?

    也只?是稍坐了一会儿,贺勘就起了床。

    今日启程回洛州,有些事情还需跟秦家人商议一下,也算是告个?别。至于林场的事儿,他会提点两句,只?看秦家人能?不能?听进去,那诸先生是自以为?聪明,觉得拿下林场易如反掌。

    人想的真简单,以为?靠着贺家就什么都能?做成?后面还有大靠山京城贺家?

    哪有这样的好事?要说洛州贺家出事,想必第一个?撇清关系的就是京城贺家,反之?亦然。

    这个?道理,他在十年前?就懂了。

    从西?厢出来?,贺勘一眼看见了等在院中的兴安。

    “公子。”兴安走过来?,仔细查看着贺勘的脸色。

    “嗯,”贺勘手里系着斗篷,往院角看了眼,那里摞着不少东西?,是这次回洛州要带的,“送去船上罢。”

    兴安嗯了声,闭好自己的嘴巴,多做事不说话。

    贺勘去是了秦二伯家,四堂叔也在。简单与人说了几句,便说今日离开?,临了不忘提醒,守好各自的林场,莫要轻易卖掉。

    “二郎,”秦二伯性情中庸,倒没明着得罪过贺勘,便问了句,“你能?否明说些?”

    贺勘看看两人,这才开?口:“将来?建造船舶会需要大量木材,价格水涨船高?,两位叔伯记得守住产业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,我就说,”四堂叔来?了气儿,指着秦升家的方向,“秦升他早就知道,所以就糊弄咱们跟他一起,这不亏着有二郎,要不咱们的也给他算计了进去。”

    秦二伯笑笑,劝了声:“他也吃了亏不是,蹲牢狱是免不了了。”

    分明两人之?前?是跟着秦升,这厢又反过来?认为?贺勘很对?。大多时候都是如此,人性使然。

    贺勘自然不想闹得太难看,他是与秦家再?没有干系,但是毕竟这边还留着一些秦淑慧的产业。对?养父母的恩情,就放在这个?小妹身上罢。

    比起刚回来?红河县的时候,这两位叔伯现在可谓是非常客气,大清早的就让人准备茶水,并让贺勘留下来?用早膳。

    。

    秦家,西?厢。

    孟元元比平时起来?的晚了些,她猜测是红薯酒的缘故。

    起床后,先是把要带走的东西?收拾了下。看着皱巴巴的床铺,脑海中便想起了昨晚幔帐中的种种,一层薄粉悄悄染满了她的脖颈。

    幸好,上了船有她自己的房间?,倒不必像这样同住一间?房。

    等收拾好,孟元元走出了西?厢。

    冬晨的阳光照耀着这处院子,高?大的梧桐树依旧光秃着吱呀。

    这时,兴安从院门走进来?,后头跟着一个?五十岁左右的老?者,一身灰衣。

    “少夫人,这是裘叔。”兴安快走几步,到了孟元元面前?,指着后面跟着的老?者,“往后,他会帮着照看咱家的院子。”

    叫裘叔的老?者上前?,对?着孟元元弯腰行礼:“少夫人好,你和?公子请放心,我会把这里照看的好好地。”

    孟元元明白过来?,这是贺勘找来?看管这院子的管事。因为?都不在这边住,不能?荒废了屋宅,必须有个?人打理才行。

    “那有劳裘叔了。”她微微颔首,嘴角送出一个?浅笑。

    “应该的。”裘叔道声。

    兴安在孟元元面前?话就多了,指着东厢屋:“裘叔以后住那边罢,你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裘叔称是,肩上搭着个?灰青色包袱,后退两步转身,朝西?厢屋走去。

    “听口音也是红河县人。”孟元元道声。

    “嗯,”兴安点头,开?始从头说起,“裘叔孤身一人,没有家人,早些年也读过书,正好公子知道,就让他过来?咱家里。往后田产收租,也是裘叔记账。”

    被秦尤卖出去的那些田产,自然很难要回来?,贺勘没有太多功夫耗在这边,马上年关,他要回去准备明年三月的春闱。

    “林场呢?”孟元元问,这些以后会是秦淑慧的,到底小姑手里有些东西?,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底气。

    “林场那边,也安排好了,昨儿人已经见过公子。”兴安回道,如今总算找到个?可以说话的人,把憋了一早上的话尽数说出来?,“那人少夫人认识,是之?前?在林场的赵叔。”

    赵叔,孟元元记得,一直跟着秦老?爹干活儿,人很实?诚踏实?。不过后来?秦家出事,林场再?没有上过工,人就回了隔壁县老?家。

    原来?,短短的功夫,贺勘早就把一切都安排好。

    “以后这边的账目,裘叔会整理好,每隔三个?月给慧姑娘送过去。”兴安又道,“估计这回回去,公子会让慧姑娘学习看账目。”

    孟元元微微一笑:“那也是该学的。”

    不管是背书也好,学账目也好,这些早晚是要上手的。也不知道秦淑慧学习账目的时候,会不会气得贺勘头疼。

    说的差不多了,兴安指着东厢:“少夫人,我去带着裘叔四下看看。”

    孟元元颔首,道声快去忙罢。

    马上就要离开?,她走进正屋,想最后给秦家二老?上柱香。

    才站在供桌旁,抽出一炷香,便听见身后有脚步声。孟元元回了下头,见着诸先生跨国门槛进到正屋。

    “孟娘子。”诸先生一弯腰身,算是见礼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