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其装备....” 面对一众被震惊的高级将领,钱大军讪讪的继续说道:“多为德械,火力配置优于调整师,内设一个炮兵团,机枪,迫击炮数量也远超建制。” “虽然李学文部超编,但是军费全部由他们自筹,军政部拨付的从来都是按照编制拨付的军费” (李学文有一个炮兵团这件事南京是知道的,但是不知道具体火炮型号,南京这边以为李学文的炮兵团,全都是75炮) (火炮来源于成军时的火炮补给,罗店的缴获,后续的火炮补充,零零散散加起来,确实勉强够一个炮兵团的火力) 钱大军每说一句,在场的将领的心就沉一分。 这么多的兵力,这么精锐的装备,你说他只是一个团? 谁家的步兵团里面,还会再套一个炮兵团?你在这套娃呢? 军费自筹,谁不知道怎么回事,呸,恶心。 看着众人望向自己那古怪的眼神,校长轻咳一声,淡淡的说道:“现在不是讨论李学文部超编的时候,当务之急,是研判局势,决定淞沪几十万大军的进退” 话题被校长强行的拉回了正轨,一众国军的高级将领重新开始讨论起了目前的危局。 何婆婆率先打破沉默,急切的说道:“委座说得对,当务之急是撤退,趁着中央突击队还能挡住日军的登陆,今夜就下令各军交替后撤,先让装备重的部队走,步兵断后” “我同意敬之兄的意见”唐跑跑立刻跟进:“时间不等人,应立刻电令李学文,明确其固守待援,掩护全军侧后的任务,给予其临机专断之权,但务必死守至少三日” “我也同意,淞沪会战已经败了,现在应该是将部队撤回来,为长久抗战保存力量”白诸葛思索了一下,跟着开口附议。 会议室内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校长身上,等待他最终的决断。 校长此时也很是纠结,一是期待着还在召开的九国公约会议上,西方列强能够下场调停,此时撤退就等于前功尽弃。 二是不忍将自己寄予厚望的绝对王牌就这样填入死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