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校长听完以后眉头紧皱,目前才九月份小鬼子的攻势虽然凶猛,但主流判断仍认为其主攻方向在市区和长江沿岸,大规模侧后登陆还没有人提出。 “杭州湾北岸?学文,你详细说说,为何特别关注此地?依据何在” “回委座,此乃学生基于敌我优劣研判所得,日军最大优势在于其海军,淞沪正面战场,水网密布,加之我军顽强抵抗” “其重型装备与兵力优势难以完全展开,进展缓慢,代价巨大,久战不下,其必然寻求利用绝对制海权,进行大规模侧翼迂回” 说到这里,李学文停顿了一下,给了校长消化的时间,随后继续说道: “纵观淞沪地形,杭州湾北岸滩涂平缓,适宜大规模登陆作业,且距我淞沪主力侧后及通往南京之交通线极近。” “一旦日军以此处为突破口,投入两至三个师团强行登陆,可迅速截断我大军退路与补给线,形成合击之势。” “如若淞沪前线战局僵持,倭寇为了摆脱僵局,寻求速胜,极大概率会选择在此处冒险登陆” 李学文语气笃定,目光灼灼,仿佛已经看到了历史上那致命的一击。 但是,校长听完这番极具预见性的分析后,并未立刻表现出震惊或采纳,而是陷入了更长时间的沉默。 李学文的分析逻辑清晰,听起来有些道理,但结论实在太过惊人,与目前参谋部和情报部门做出的判断不符。 相比于李学文,校长更相信参谋部里面的高级将领。 沉吟良久后,校长这才开口:“此事关系重大,不可不察,这样,你将方才所言,特别是关于杭州湾北岸之风险,依据、以及你的应对建议” “详细形成一份书面报告,呈交侍从室转我,我会命军令部结合各方情报,对此进行专项研究与评估。” “是,学生明白”李学文立刻回答道。 对于校长会相信自己的判断,李学文根本没有丝毫的期待。 历史上十月份就有情报送来,说小鬼子要在杭州湾登陆,但是军委会依旧没有当回事,更别说李学文提前两个月预测了。 第(2/3)页